“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成功抵御了世纪疫情冲击,有效化解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推动经济总量接连突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图为2025年6月11日在珠海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拍摄的批量生产的首架AG600飞机。当日,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标志着AG600飞机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关口。“十四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0年增长23.9%,年均增长5.5%。“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对于我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能够实现这样的稳步发展殊为不易,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更显可贵。
人均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我国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20年价格计算)从13.8万元/人提升至17.4万元/人,年均增长6.0%,快于同期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发展的质量效率明显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77.9岁提高到79.0岁,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国际影响力实现新提升。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18.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左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稳固。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经济表现依然亮眼,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充分展现了大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详见: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文章《“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策划:黎海华 审核:王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