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健前行有基础有保障 - 求是网

中国经济稳健前行有基础有保障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5-08-09 20:00:0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下谋发展、促转型,不仅扛住了冲击、顶住了压力,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而且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更进一程。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本届链博会不仅在先进制造链展区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还首次举办“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图为7月17日在先进制造链展区拍摄的“京华号”、“江海号”盾构机模型。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首先,党中央坚强领导是经济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比重达18%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新动能快速成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党中央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前瞻性打好主动仗,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国内大循环逐步增强提升了经济内生驱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国内大循环,是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从我国长远发展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今年以来,我国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举措落地,直接作用于生产、需求等领域,带动各类生产要素更加活跃,促进了经济循环逐步畅通,增强了发展内生动力。从经济循环看,消费这一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有效改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0%,比上年全年提升7.5个百分点,需求扩张为生产提速创造条件,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比上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从要素流动看,人流、物流、资金流较快增长,国内大循环血脉更加畅通,上半年货物、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1%、4.9%,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多增4.7万亿元。

  第三,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保障了经济平稳运行。在经济遭受突发冲击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稳定运行,必须依靠及时有力的宏观政策予以对冲。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各地区各部门闻令而动、狠抓落实,推动重点任务早落地早见效。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今年出台的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接续发力,有效扩大了需求、带动了生产、稳定了预期、促进了转型,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30%;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超过80%;与“两重”建设、“两新”工作相关的行业和产品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第四,广大经营主体主动应变增强了经济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蓬勃向上的企业。面对个别国家反复多变的关税政策,广大企业敢闯敢拼、灵活应变,主动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努力开拓新市场新空间,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产品新优势,展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下降,但对东盟、欧盟、日本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4.3%、7.9%、6.0%;作为外贸增长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7.3%;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出口较快增长。广大企业不怯战、不气馁,积极谋创新、大力促升级。截至上半年,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升至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各行各业拼搏实干的劲头,汇聚起来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前路虽有迷雾,笃行定见曙光。展望下半年,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应对发展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夯实经济“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步伐、锤炼“韧”的筋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前行。

  详见: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文章《上半年中国经济应变克难稳健前行》

  (策划:黎海华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

网站编辑 - 张芯蕊 张盼 审核 - 王兆斌